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们看到,8月底以来,美国集结8艘舰艇在委内瑞拉附近的加勒比海海域,名为打击往来于委内瑞拉的贩毒船只,因为拉美地区日益猖獗的贩毒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美国,美国已成为拉美毒品交易的最大流入市场;而且特朗普2.0时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彻底打跨该地区的贩毒行为,拯救美国人民于“芬太尼”等毒品原料或毒品成品不断输入的“水火”之中。

另一方面,特朗普对付委内瑞拉似乎是“杀鸡用了牛刀”,因为部署在委内瑞拉近海的8艘舰艇中,有3艘是导弹驱逐舰,有2艘两栖船坞运输登陆舰,其余3艘分别是1艘两栖攻击舰、1艘导弹巡洋舰和1艘快速攻击型核潜艇。据说,美军还在附近波多黎各机场另外部署了10架F-35隐身战斗机,可在局势复杂时及时出现在关键战位提供可观的打击能力。这哪是什么打击毒贩的军事行动和武器陈设规模?这分明是能够发起一场从海上快速登陆的中等以上烈度的战争排场!

难怪委内瑞拉上下和总统马杜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断对外表达其极端愤慨之情,“委内瑞拉正面临南美洲大陆百年来的最大威胁”,马杜罗的愤怒溢于言表。马杜罗进一步表示“这是美国意在推翻委内瑞拉政府的显著之举”“是特朗普彰显其帝王般总统权力的疯狂之举”“是美国觊觎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帝国主义行为”(大致的意思)。作为回应,委内瑞拉则动员了250万人和民兵,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

截至今天(9月21号),美国舰艇依然摇弋在委内瑞拉家门口,丝毫没有调转船头的意思。那么,美国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打击贩毒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要知道,毒品与非法移民问题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的施政关键议题,拉美贩毒组织的存在加剧了相关问题严重性并连锁传导至美国国内,对美国形成“安全化”风险的同时与特朗普所推行的政策纲要产生对立冲突,令其无法容忍。2025年8月8日,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令授权国防部(现在的“战争部”)“准备相关选项”,可动用军事力量,包括出动特种部队等方式,对被美国列为“外国恐怖组织”的拉美贩毒集团展开打击。此举为上述美军8月底以来在委内瑞拉展开部署提供了政策规范与行动依据。9月2日,特朗普下令美军对加勒比地区公海上一艘美方认定的“贩毒船只”开火,导致船上11名被美方称为“委内瑞拉毒贩”的人员死亡。9月15日,特朗普命令美军当天在国际水域攻击一艘据称来自委内瑞拉的“运毒船”,船上3名男子当场死亡。

但从特朗普1.0时期委美关系不断恶化的事实和当前2.0时期特朗普不断对委内瑞拉进行极限施压来看,特朗普政府对委内瑞拉这个在其美洲后院经常闹事和唱反调的能源大国、左派大国和所谓“失败国家”是有战略考量的。此次美国派舰艇震慑委内瑞拉,概括起来说就是“一石三鸟”:军事入侵乎?以压触变乎?杀鸡儆猴?

难道是为下一步可能的军事入侵做准备?这种可能性尽管不大,但美国还是摆出了一副“在必要时可以入侵委内瑞拉,将马杜罗掀翻下马”的架势。的确,特朗普2.0以来有了回归“门罗主义”的倾向,“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等旧思潮不断回归,收回巴拿马运河、将加拿大视为美国的一个州、将墨西哥湾改称“美国湾”等等,让全世界感受到了特拉普式“美国的后院不容他人染指,除了美国”的咄咄逼人态势。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下步特朗普是否决定要拿下委内瑞拉,目前很难说。因为仅靠派舰艇在委内瑞拉家门口耀武扬威是达不到推翻马杜罗政权的目的的。除非美国来一次实实在在的“诺曼底登陆”,对委内瑞拉实施地面武装入侵。但美国做好这样的准备了吗?它有能力同时在乌克兰、中东加沙、伊朗和委内瑞拉同时打响中等烈度的战争吗?

在今年6月13日至25日的以色列伊朗“十二日”战争中,即便美国被以色列如此“蛊惑”,也没有亲自“下水”,只是向伊朗派出远程战略轰炸机轰炸而已。而且就连在乌克兰这样足以改变俄罗斯与美西方战略平衡的重大问题上,美国也一直表示不会出兵乌克兰。难道美国会出兵委内瑞拉?显然不会。说到底,委内瑞拉还没有足够的分量让美国值得派出地面部队。

亦或是对委内瑞拉政局实施围而不打的策略,以压促变?这种可能性倒是有的。我们知道,特朗普1.0时期以及拜登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等多个美国涉外政府/非政府机构或组织多次参与策划、主导实施有关颠覆马杜罗政府的武装行动以及扶植以瓜伊多(Juan Gerado Guaido Marquez)为代表的反对派掌权不断失败,这种挫败感和愤怒感到了特朗普2.0时期进一步增加。8月7日,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宣布提供5000万美元的悬赏,以获取有助于逮捕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的信息。

面对美国和特朗普的咄咄逼人的态势,委内瑞拉国内是否真的是铁板一块、马杜罗政权是否真的能够挺得住,还真有点不好说。一是委内瑞拉国内的经济态势过去几年持续恶化,可谓经济崩溃、百业凋敝、底层人民生活生存难度持续加大;二是美国持续对委内瑞拉能源行业实施准“二级制裁”,导致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基本被阻断,外国投资者在委的投资和工程服务基本中断,石油收入大幅下降导致马杜罗政府的腾挪空间日益收窄;三是在美国军舰持续在家门口“鼓励”之下,不排除委国内反对派领导人起来闹事,如果街头政治和大规模游行示威、打砸抢等行为在委此起彼伏的话,那么马杜罗政权的稳定性下步堪忧。当前形势下,不能排除在2024年8月5日曾被马杜罗政府刑事调查并被镇压的反对派领导人玛丽亚·马查多和埃德蒙多·冈萨雷斯等,受美国“鼓励”再次出来制造事端。

还是以此举震慑拉美地区其他与美国“对着干”的几个国家,达到杀鸡儆猴的目的?这在特朗普看来也是必要的。就是要震慑一下拉美地区经常反对美国的那几个“刺头”。我们知道,拉美经常被划分为“左翼国家”和“右翼国家”,说得直白一点,左翼通常是反美的,右翼通常是亲美的。比如,阿根廷的米莱上台执政后,执行的是极右翼政策,对美国是言听计从、步步跟随。作为在拉美,同一国家不同的政党执政,也会出现左翼或右翼风格。

为了对抗美国的舰艇威胁,8月19日,美洲玻利瓦尔联盟(ALBA)紧急视频会议上,68国代表的面孔挤满屏幕。当执行秘书长佩尼亚宣读声明时,他的声音像刀锋划破沉默:“美方行为不仅侮辱委内瑞拉,更是对全体拉美尊严的践踏!”而且,抗议的名单里赫然出现了巴西总统卢拉的签名,这位曾被美国视为“温和派”的领导人,此刻在声明中刻下狠话:“拉美不是谁的后花园!”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美国此举或许就是为了震慑其后院的哪些“捣蛋分子”,并标明美国的态度:关键时候,漂亮国是有意愿、有能力、有手段来维护后院的安宁的。

最后,清泉想说说媒体界、学界一直坚持的美国此举是为了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理由。当下的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和市场格局下,这个理由乍听起来好像理由很充分,但仔细推敲的话,恐怕有点言过其实。不错,委内瑞拉确实拥有全球储量规模最大的待开发石油储量,截至2024年,委内瑞拉探明石油可采储量480亿吨以上,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在2017年之前,委内瑞拉还是美国的前三大石油出口国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沙特和加拿大),每年的出口量大概在5000万吨左右。但自从美委关系恶化和美国通过页岩革命实现能源独立后,美国已逐步停止了从委内瑞拉进口原油,美国的炼厂也基本不再加工来自委内瑞拉的石油,后又有所恢复。2024年,美国进口委原油17.7万桶/日,只占其进口总量的3.5%。另外,在当下全球能源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能源安全喧嚣尘上、全球经济疲软导致石油消费增速下降,以及能源转型快速推进导致化石能源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石油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在显著下降。美国只会选择性地从加拿大、沙特等传统盟友进口石油,而且美国还在大量出口油气,在2030年前后还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及LNG出口国。因此,“为石油而战”一说在当下或许是站不住脚的。

(本文观点仅代表清泉个人。)

话题:



0

推荐

陆如泉

陆如泉

184篇文章 54秒前更新

清泉,国际能源战略学者,教授级高级经济师,目前供职于某大型央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cCombs商学院交换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曾分别在在中国石油伊拉克项目和苏丹项目工作数年,熟悉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业务。2006年至今主要从事战略管理、政策研究、“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