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月27日至3月1日,清泉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六届亚洲海洋技术大会(OTC Asia)。OTA Asia大会创办于2014 年,是美国休斯顿国际知名油气技术品牌会展“海洋技术大会(OTC)”的区域性延伸,旨在推动亚洲海洋油气行业发展。大会由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等 13家行业组织支持,每两年举办一次,算上本届,已举办6届,累计吸引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逾十万名能源领域专业人士参会。

本届OTA Asia大会的主题是:卓越亚洲:赋能现在与未来(Excellence in Asia:Energising Now and for the Future)。大会设置开幕式、高层对话会、战略对话会、技术专题分会、国家分会以及技术分会等。

六场战略对话会议(Strategic Panel)是本届大会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主题分别是:

——亚太能源市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Asia Pacific’s Energy Market: Security and Sustainability)。主要探讨亚太能源市场是一个占据全球60%认可的大市场,且有其独特的地缘政治特点,以及能源消费量还在不断增长,该地区既有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有只有数万人的岛国,核心问题是该地区如何平衡好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

——去碳化旅程(Journey to Decarbonisation)。主要探讨去碳化是一场获得可持续和低碳未来的路径,为了达到目标,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相向而行。

——把控能源“不可能三角”:当下和未来(Navigating the Energy Trilemma: Now and for the Future)。主要探讨油气行业实现净零所必需的战略决心和战略远见。以及随着排放不断下降,如何平衡好能源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

——通往成功的动态商业模式(Dynamic Business Model for Success)。主要探讨与当前和未来的能源图景下相匹配的商业模式,以及能源转型时期的商业模式应该能够驾驭商务、战略和零碳目标等关键要素。

——变革时代的领导人:构建可持续的未来(Leaders for Change:Building Sustainable Future)。主要探讨在能源转型的当下,能源行业如何吸引更多年青一代参与,着重强调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能源行业领导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战略远见。

——当前的投资和未来的融资(Current Investments and Future Financing)。主要探讨新能源项目的投融资、盈利性和成本控制的问题,以及技术和政府政策在项目投融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清泉有幸参加了第四场——“通往成功的动态商业模式”的对话,本场对话会的主持人Brigitte Dale女士是壳牌马来西亚公司生产和地面工程总经理,曾在中国石油与壳牌合作的澳大利亚箭牌(Arrow)项目工作数年,也曾在英国北海、南美的石油项目工作过,非常资深,但主持水平和现场调动能力一般,是一个典型的技术专家。参加本场对话的嘉宾除了清泉,其余四位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EP)和贝克休斯公司,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多元的组合。相较而言,清泉是五位对话嘉宾中唯一从事战略和宏观层面研究和分析的,其余四位基本是典型的技术和项目运营高管。因此,对话过程中,其余四位基本谈及的是涉及油气和新能源项目本身的一些问题,而清泉主要谈及的是理念重置、战略重组、组织和流程再造、领导力升级、供应链完善,以及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从0到1”和“从1到N”的问题,这也算是一种互补吧。当然,清泉还分享了中国石油集团在能源转型方面几个典型的案例,包括玉门油田的“油田变电田”(光伏发电和制氢)故事和吉林油田的“油田变碳田”(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故事。

关于本场对话会,记忆犹新的还是五个关键词。具体是,在对话的最后环节,主持人要求我们针对讨论的主题和内容,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的想法,不要解释,仅仅说一个词即可。按照顺序,贝克休斯的代表说的是“合作”(Collaboration),中国石油的代表(清泉)说的是“嵌入”(Embedment),印尼国油的代表说的是“适应”(Adaptability),泰国国油的代表说的是“灵活”(Flexibility),最后,马石油的代表说的是“理解”(Understanding)。说完之后,现场观众响起了掌声。或许,这五个关键词真的可以代表在能源转型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五个关键因素。这里结合中国石油能源转型的情况,说说清泉对这五个关键词的理解。

首先说说“合作”。加强合作是应对能源行业挑战和实现转型的唯一出路。对于能源行业来说,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密不可分,应通过加强能源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推动能源战略、规划和政策对接,加强能源投资开发,促进能源贸易流动,共同维护市场稳定,努力实现全球能源可及、消除能源贫困,促进气候投融资、科技合作和标准互认,健全能源应急体系和多边互助机制,形成更加公平公正、均衡普惠、开放共享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以合作谋能源发展,以合作促能源转型。

通过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合作保障能源安全一直是中国的“王道”。长期以来,中国石油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参与和推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中国石油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能源双多边合作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强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战略伙伴的政策协调对接,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联酋、伊拉克等国签订了一批重要合作协议,推动在油气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兼容、互认和对接。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加强与能源合作伙伴的沟通联系,持续推进与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世界石油理事会、国际能源署等重要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的深层次交流,2023年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圆桌会议、第五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第六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等,“合作”是中国石油推动能源转型与商业模式变革的“主旋律”。

其次说说“嵌入”。我们知道,能源转型实际上是一场“新老交替”“推陈出新”的游戏。化石能源终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新的、非化石能源终将担当大任。但这个过程是一场“马拉松”,至少在2040年之前,全球的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还将维持在50%以上,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依然是当下能源供应的主力,其占比稳居80%以上。要知道,化石能源项目往往是大型的、集中式的,而非化石能源项目往往是中小型的、分布式的,在化石能源依然是主力的时代,如何推动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壮大?或许“嵌入”是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将相对小型的非化石能源项目以及CCS/CCUS项目嵌入到大型化石能源项目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化石能源项目实现降碳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够保障整体项目的盈利性。若论单独的非化石能源项目,如氢能、储能、CCS/CCUS等,目前普遍还不具备商业盈利能力。“嵌入”式发展,是一举多得。

还是以中国石油为例,2023年底,中国石油在江苏建成了首座“油气氢电光非”全业态综合能源站,可以实现顾客加油、加氢、加气、充电、换电、光伏发电、餐饮和购物等多功能服务的加油站。实际上是中国石油在成千上万座加油站这一传统大型能源项目中,将加氢、充电、换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业务嵌入到了加油站运营管理中,既发挥了协同效应,又确保了综合性能源站的整体盈利性。

再次是“适应”。所谓适应,就是要推动能源转型与公司战略相适应、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与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相适应。唯有适应,才能生存,才能盈利,才能可持续。适应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调整”和“转变”。

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要数中国石油玉门油田的“油田变电田”的故事。中国石油玉门油田是我国在1939年打出的第一口油井,同时也是一座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但经过几年双重转型,已成功由“油田”变为“电田”清洁转型示范基地。2022年,玉门油田启动了百万千瓦级风光发电基地,已建成清洁电力装机50.59万千瓦。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了油井生产、监控、巡检等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最终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首次扭亏为盈的历史转变。除了油田变电田,类似的

低碳转型的适应路径还包括炼厂变零碳工厂、油田变碳田、高碳变零碳和输入变输出,等等。

第四是“灵活”。所谓灵活就是“因地制宜”。新能源项目的特点是规模小、分布广、差异化,“灵活”是新能源项目的核心竞争优势。布局一个新能源项目要比开发利用一个大型煤田、油田和气田容易得多,当然,核能和大型水坝等可再生能源项目除外。另一方面,在能源转型的转折期,“灵活”意味着宜煤则煤、宜油则油、宜气则气、宜新能源则新能源,千万不要搞“一刀切”,这方面我们的教训还不少。应坚持先立后破,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第五是“理解”。“理解万岁”。经常见到的现象是,从事传统化石能源工作的人士,往往不由自主地唱衰非化石能源项目,非化石能源项目不稳定、不赚钱、能量密度不够、不能发挥应急兜底作用等等。而从事新能源工作的人士,也在不断嘲笑化石能源已经过时,已经被抛弃到“历史的垃圾堆”。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的表现。特别是在欧洲等能源转型较为彻底的地区,是否赞成和推动实现净零,是事关价值观和政治正确的问题,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似乎已形成“针尖对麦芒”的态势。

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真的需要相互理解了。否则这个社会或将被撕裂,形成水火不容的“挺碳派”和“反碳派”。唯有理解,才能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共同维护好能源安全;唯有理解,才能形成共识,共同推动能源行业成功转型。

合作、嵌入、适应、灵活、理解。虽然不是能源转型在微观层面的商业模式创新关键词,但在战略和宏观层面,它们一定是。

唯有“合作”,才能在微观商业模式层面形成“联合经营”和伙伴关系(Partnership)。

唯有“嵌入”,才能在微观商业模式层面形成“协同效应”和提升盈利的可行性,而盈利是商业模式变革的根本。

唯有“适应”,才能在微观商业模式层面形成“韧性”(Resilience),而韧性意味着新的商业模式的抗风险能力。

唯有“灵活”,才能在微观商业模式层面形成“差异化”的精准“定位”,而差异化和定位一定是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的精髓。

唯有“理解”,才能在微观商业模式层面形成共性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而只有文化才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才是最后的王者。

(2024年3月2日于吉隆坡—香港—北京的航班上。本文观点仅代表清泉个人。原创不易,转载或引用请先联系“清泉能源”。)

 

话题:



0

推荐

陆如泉

陆如泉

149篇文章 22天前更新

清泉,国际能源战略学者,教授级高级经济师,目前供职于某大型央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cCombs商学院交换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曾分别在在中国石油伊拉克项目和苏丹项目工作数年,熟悉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业务。2006年至今主要从事战略管理、政策研究、“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