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特朗普似乎对中东沙特阿拉伯有一种偏爱与放不下,与2017年5月其首次担任美国总统仅四个月后就把首访目的地放在沙特一样,八年后的2025年5月13日,特朗普“2.0”时期的首访国家同样是沙特。这一次,他在5月13日至16日的短短四天内,穿梭访问了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这三个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盟友。

5月13日,随着特朗普的专机徐徐落地,沙特王储——沙特目前的实际掌控者默罕默德·本·萨勒曼(小萨)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就像八年前特朗普首次抵达利雅得时,小萨的父亲——萨勒曼国王亲自到机场迎接一样。不同的是,这一次特朗普在沙特的访问,全程由小萨陪同,萨勒曼老国王从头至尾都没有现身。理由很直接明了,老国王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容许他出来亲自接待特朗普了。到达利雅得当天,特朗普便参加“美沙投资论坛”并发表演讲,之后与沙特签署了高达142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这应该是美国历史上获得的最大额度的单笔军售合同,记得八年前类似的军售合同额度是1100亿美元,这让美国的军火商乐开了花。同时,在双方的商谈中,沙特承诺未来对美国国内的投资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借此帮助美国的制造业复兴。

(特朗普在小萨的安排下与沙拉见面)

5月14日,在沙特的运筹下,海合会(GCC)国家领导人齐聚利雅得里兹卡尔顿酒店,与美国共同举办“海合会+美国”元首峰会。令人寻味的是,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原名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在沙特的安排下,来到利雅得与特朗普会面,临了,特朗普还说了句“祝你好运,叙利亚!”(Good luck, Syria)。要知道,沙拉曾是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头目,曾是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IS的重要骨干,曾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通缉犯。2003年美军攻打伊拉克后,沙拉曾蹲过11年美军的牢房。如今,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竟然“不计前嫌”地与沙拉相谈甚欢,这也是让天下人大开眼界了。

14日当天,特朗普便离开利雅得飞往卡达尔首都多哈。在多哈,在特朗普和卡塔尔埃米尔(相当于国王)穆罕默德·本·萨尼(Mohammed bin Thani)的见证下,美国波音公司CEO与卡塔尔航空签订了一份高达2000亿美元飞机购买合同,这是波音历史上获得的单笔数额最大的合同。在两国元首的会谈中,卡塔尔承诺向美国国内投资1.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是沙特的两倍。此前,卡塔尔还向特朗普家族赠送了一架波音747-8型豪华专机,特朗普政府计划将其改装成总统专机。据传,该架飞机将服役至特朗普卸任,而后移交给他的总统图书馆基金会。

(特朗普与卡塔尔埃米尔萨尼)

(特朗普与阿联酋总统扎伊德)

5月15日,特朗普离开卡塔尔抵达阿联酋阿布扎比。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伊德亲往机场迎接。阿联酋长发少女的“甩头舞”博得特朗普“龙颜大悦”,说了句“我很喜欢!”。在阿联酋访问期间,阿联酋承诺未来向美国国内投资1.4万亿美元,这又比卡塔尔的承诺高出2000亿美元。

就这样,特朗普带着从中东三个油气富国“供奉”的3.2万亿对美投资承诺和数千亿美元的合同订单,心满意足地踏上返程之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此次出访中东三国还带上了自己的“商界和科技界天团”:马斯克“部长”、黄仁勋、山姆·奥特曼、亚马逊CEO贾西、谷歌CEO露丝·波拉特,还有可口可乐、IBM、贝莱德等美企高管悉数到场,这个阵容堪比沙漠版的“达沃斯”。道理也很明显,特朗普要让美国的先进科技力量垄断中东这样全球南方国家的高科技市场,并防范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来分一杯羹。

对比特朗普在2017年5月和2025年5月的两次中东访问,既有延续其外交风格的“不变”之处,也因国际局势和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呈现出显著差异。

先说说不变之处。

首先,首访国家均是沙特,凸显沙特在特朗普外交棋局中的战略价值没有变。两次访问均以沙特为首站,打破历史上美国总统首访一般是欧洲或邻国的传统,凸显沙特在美国中东战略中的核心地位。2017年特朗普通过首访沙特修复奥巴马时期受损的美沙盟友关系,签署1100亿美元军售协议;2025年则聚焦沙特承诺的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及高达1420亿美元的军售订单。内在的逻辑就是,你给我钱、我保护你安全。活脱脱的“收保护费”规则。

其次,带有明显特朗普风格的、受经济利益驱动的“交易型外交”特点没有变。两次访问均以促成巨额经贸协议为核心目标。2017年推动沙特军购和投资,总额超过4500亿美元;2025年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涉及人工智能、半导体、能源等高科技产业,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承诺对美投资总额超3万亿美元。

第三,淡化意识形态,务实拉拢盟友的策略没有变。特朗普政府始终淡化对中东国家民主、人权等议题的批评,转而以实际利益维系关系。例如,2017年与沙特合作反恐,2025年则无视卡塔尔向特朗普家族赠送价值4亿美元专机引发的国内巨大争议,继续强化商业纽带。特别是2018年,小萨因“卡舒吉事件”焦头烂额之际,也是特朗普站出来放了小萨一马。

第四,巩固石油美元霸权的目的没有变。两次访问均强调维护美元在石油交易中的主导地位。2017年通过军售巩固沙特对美依赖;2025年则进一步敦促海湾国家支持“石油美元”体系,对冲全球去美元化趋势。

再说说变化之处。

一是访问范围与地缘政治重心发生了转移。2017年访问了沙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试图推动“亚伯拉罕协议”并修复美以关系。2025年这次访问则绕开以色列,访问了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背后反映出美以关系因巴以冲突问题、美国与胡塞武装停火协议等分歧而趋冷。此举也表明特朗普当下更关注海湾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战略价值,而非传统盟友以色列的安全诉求。

二是合作领域扩展至高科技与战略竞争。2025年访问重点从传统能源和军售转向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高科技领域。例如,英伟达向沙特出口1.8万块AI芯片,阿联酋计划建立全球人工智能中心,显示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合作对冲中国等国家在中东的影响力。此外,美国继续大力推动“I2U2协议”(美、以、印、阿联酋),试图构建对抗中国的区域框架。

三是对伊朗政策与地区安全策略调整。2017年,特朗普高调反对并撕毁奥巴马政府经过数十轮间接或直接艰苦谈判与伊朗达成的伊核问题协议(JCPOA),强化对伊制裁,并与沙特、以色列构建反伊朗联盟。2025年,美国与伊朗展开间接谈判,同时通过制裁和军事威慑施压,政策更显矛盾。面对特朗普极限施压,伊朗的强硬立场有所缓和,声称只要美国放弃对伊朗的全面制裁,伊朗也愿意放弃铀浓缩活动。

四是国内政治压力与家族利益更加显性化。与八年前相比,特朗普在“2.0”时期的权力更加集中,更具“帝王相”。2025年访问更直接服务于特朗普的国内政治需求。面对通胀和中期选举压力,他甚至要求沙特将对美投资从6000亿美元“凑整”至1万亿美元,并推动军售以回馈军工集团支持。此外,特朗普家族与中东国家的商业利益(如卡塔尔赠送专机)引发更大争议。

五是中东国家战略自主性增强。与2017年海湾国家高度依赖美国不同,2025年沙特、阿联酋等积极推行“2030愿景”经济转型,并加强与中俄的合作。例如,沙特与中国“资源换市场”关系更加牢固,沙特阿美等中东特大型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阿联酋引入华为5G技术,削弱了美国单边影响力。2025年2月9日,在利雅得LEAP技术大会上,DeepSeek宣布已开始运营沙特阿美位于达曼的数字数据中心,成为沙特AI基础设施扩展的重要一环。此举不仅提升了DeepSeek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也为沙特打造区域AI中心提供了坚实支撑。

可以看出,特朗普两次中东访问的核心逻辑均为“美国优先”和交易型外交,但2025年的访问更凸显这几个特点:一是美国战略收缩与实用主义深化,减少对地区安全事务的直接介入,转而通过经济杠杆维持影响力;二是科技与大国竞争主导,将中东纳入对华科技脱钩和供应链重构的全球布局;三是国内政治与个人利益交织,家族商业利益和选举需求进一步渗入外交决策。

这些变化反映出美国在中东的传统霸权模式面临挑战,而海湾国家则在“交保护费”与“战略自主”之间寻求平衡。

(本文观点仅代表清泉个人。原创不易,转载或引用请先联系“清泉能源”。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话题:



0

推荐

陆如泉

陆如泉

176篇文章 44秒前更新

清泉,国际能源战略学者,教授级高级经济师,目前供职于某大型央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cCombs商学院交换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曾分别在在中国石油伊拉克项目和苏丹项目工作数年,熟悉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业务。2006年至今主要从事战略管理、政策研究、“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