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马克·里奇(Marc Rich)、安迪·霍尔(Andy Hall)、克洛德·多芬(Claude Dauphin)、伊恩·泰勒(Ian Taylor)、约翰·多伊斯(John Deuss)、伊凡·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格纳迪·季姆琴科(Gennady Timchenko)……当清泉写下以上这一长串名字时,相信绝大多数人甚至从事油气与能源行业中人,对他们闻所未闻,一无所知。

再看一组名字:嘉能可(Glencore)、维多(Vitol)、嘉吉( Cargill)、托克(Trafigura)、摩科瑞(Mercorria)、贡渥(Gunvor)、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相信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对它们也是不甚了了,顶多略知一二。

而在某个领域,他们和它们却是如雷贯耳,令人仰慕无比的同时也令人毛骨悚然。他们和它们能够轻易的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一群人和一群公司,他们和它们把权力、政治与财富的游戏玩弄于股掌之间。而这个领域就是全球能源、矿产、粮食买卖的大宗商品交易领域,而它们和他们就是“行走在刀刃上”的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及其掌门人。

此前,清泉对他们和它们一知半解甚至基本不了解,直到前两天读了长期在彭博社和《金融时报》跟踪报道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两位英国资深记者——哈维尔·布拉斯(Javier Blas)和杰克·法尔奇(Jack Farchy)所著的《交易的世界:金钱、权力与大宗商品交易商》(The World for Sale:Money,Power and the Traders Who Barter the Earth’s Resources)时,才对大宗商品交易这个全球聪明人和有钱人的“游戏”有所了解,得以“管中窥豹”,略知一二。

 

作者在本书中对它们进行了界定,它们扮演着全球大宗商品供应侧和消费侧之间的“桥梁”。它们不包括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也不包括那些国际石油巨头的石油交易团队,它们就是直接从事大宗商品买卖的交易商。它们交易的石油、煤炭、矿产、粮食等全球大宗商品都是万亿美元级的。

通过本书才领略到,他们上午还在非洲的刚果(金)或尼日利亚就铜矿、钴矿产品和石油交易和政府部长们眉来眼去、窃窃私语、尔虞我诈,而下午和晚上就到了伦敦或纽约的超五星酒店里纸醉金迷、醉生梦死、风花雪月。他们敢去任何地方、敢和任何国家任何人打交道,他们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这个体系里长袖善舞。他们在合法与非法的“刀锋”上行走,他们经常随身带着数十万美元或英镑现钞的箱子,为的就是随时能“打点”资源国政府的部长们。他们通常黑白两道通吃。他们一夜之间可以成为亿万富豪,也可以一夜之间就被扫地出门。他们是一群“行走在刀刃上”的人。

本文就说说他们和它们的故事。

 

1// 它们和他们: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及其老板们

“大宗商品交易商”一词会让人联想到各种画面,既有芝加哥喧嚣的交易大厅,也有华尔街交易大厅一排排的电脑。但这本书的重点是那些买卖实物商品的公司和个人。正是它们控制着世界各地自然资源的流动,一种独具特色的政治和经济权力就集中在它们手里。

先说说嘉能可及其创始人马克·里奇。嘉能可目前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在20世纪80年代其前身是马克·里奇公司((Marc Rich + Co))占据主导地位,再往前的20世纪60、70年代则是菲利普兄弟公司(Philipp Brothers)。这些公司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马克·里奇是菲利普兄弟公司的一名高级交易员,后来他离开了该公司,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当上世纪80年代公司最高层的交易员将里奇逐出了他创立的公司后,马克·里奇公司才更名为嘉能可。

一直以来,马克·里奇与麾下的年轻交易员们分享自己的商业理念。他习惯性拿起一把刀,把手指贴在刀刃上,说道:“交易员经常会行走在危险边缘,稍不留神,就会坠入深渊。” 马克·里奇绝对堪称大宗商品交易界的“教父”。书中写道:大宗商品交易商登上媒体头条,往往都是因为它们被曝光了 不法行为。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马克·里奇,他对塑造人们对大宗商品交易商的看法起了关键作用。从许多方面看,马克·里奇都是现代大宗商品交易行业的缔造者之一。美国司法机关追捕他长达20年,其间他一直躲藏在瑞士。他被指控的罪名有两个:一个是逃税,另一个是在数十名美国人被扣留德黑兰当人质期间与伊朗进行交易。

如今,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商、世界排名前三的石油交易商和全球最大的小麦交易商。嘉能可已经摆脱了马克·里奇的阴影,成了一家业绩突出、利润丰厚的公司。公司位于瑞士一个安静的小镇,办公楼普普通通,但是它的交易范围非常广,既有加拿大的小麦,也有秘鲁的铜和俄罗斯的石油。在公司里,交易员仿佛都是老板伊凡·格拉森伯格的“分身”——他们说话语调很快,早上和他一起跑步,其中好几个人和他一样,都是受过会计师培训的南非人。他们孜孜不倦,非常敬业,即使周日早上6点给记者打电话讨论事情也觉得很正常。

(托克公司Logo)

再说说托克公司。托克公司和马克·里奇公司源于同一个“王朝”。1993年,一群心怀不满的前马克·里奇公司的员工自行创业,成立了这家公司。目前,该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和有色金属交易商。它一直保持着弱者心态,并且继承了创始人克洛德·多芬的法国风格。书中写道,多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托克,因此对他而言,这是个灾难性的时 刻。他烟不离手,坚韧不拔,魅力四射,睿智过人,在20世纪80年代被视为继承了马克·里奇一代交易商中的最后一位。这些交易商还被视为 贸易传教士,把马克·里奇的交易风格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他用这种 形象打造托克,几乎仅凭意志力,就将这家新贵贸易公司提升到与维多和嘉能可等公司平起平坐的地位。托克公司冒着被美国制裁的风险与古巴的交易使得其声名大噪的同时又显得神秘莫测。

在石油领域,最重要的交易商是维多公司,它的高管像英式贵族一样头顶自信的光环——这一点也很适合维多公司,它的办公室就在白金汉宫附近,多年以来一直担任首席执行官的伊恩·泰勒是唐宁街10号的常客。其实,维多集团的创立是在荷兰的鹿特丹,至今已有55年。长期以来,公司一直是荷兰、伦敦两地办公,后来最终选择了伦敦作为公司总部。

在农业领域,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独领风骚,是全球最大的谷物交易商。公司建立在美国中西部的财富之上,一代代的嘉吉人都散发着平和自信的气质。作为盘踞行业顶峰时间最长的主要贸易公司,嘉吉公司同样具备大公司的典型特点——拥有自己的档案管理员和权威的公司历史,厚达三卷,共1774页。还有,嘉吉公司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是由Willam Wallace Cargill先生于1865年创立的,经过141年的经营,嘉吉已成为大宗商品贸易、加工、运输和风险管理的跨国专业公司

一直以来,全球前五大石油交易商分别是:嘉能可、维多、贡渥、摩科瑞和托克。其实,大宗商品交易商的基本业务简单至极:在一个地方和时间购买自然资源,然后在另一个地方和时间出售——希望能从中获利。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古老的不能再古老的行当,造就了全球性财富与权力的神话。

2// 四个变化造就了他们和它们

在作者哈维尔·布拉斯和杰克·法尔奇看来,半个多世纪以来,四大变化促成了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空前繁荣。这四个变化一步步塑造了全球经济,也给大宗商品交易商带来了利益。

第一个发展变化是曾经受到严格管控的市场逐渐开放。首先是石油市场。被称为“七姐妹”的大型石油公司(诸如埃克森、雪佛龙、bp等超级石油巨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席卷中东各国的国有化浪潮中,它们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从油井到炼油厂,再到加油站,整个石油供应链曾经都是由单一公司垄断的,但是突然之间,石油可以自由交易,原本固定的价格也开始变动。于是,中东酋长和拉丁美洲领导人开始出售石油,而大宗商品交易商则一视同仁地与他们打交道。在此过程中,这些交易商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全球政治力量——石油国家。

第二个发展变化是1991年苏联解体,一举改变了全球经济版图和政治忠诚网络。大宗商品交易商趁机再次大举进入,将自由市场规律带到了解体的计划经济中。在一片混乱中,它们成了经营困顿的矿山和工厂的主要生命线,甚至支撑起整个政府。作为交换,它们能够以极其优惠的条件获得自然资源。而季姆琴科领导的贡渥集团正是这一变化的产物。目前,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Gazprom)等俄罗斯主要油气生产商的产品主要就是通过贡渥这一大宗商品交易商进行出口。

第三个发展变化是21世纪头10年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中国在经济工业化进程中对大宗商品产生了巨大需求。例如,1990年中国的铜消费量与意大利持平;今天,地球上每生产两吨铜,就有一吨流入中国工厂。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对粮食和燃料的进口产生了新的需求。国际大宗商品交易进一步发展,其价格随之大幅飙升。大宗商品交易商在世界各地寻找大宗商品,以满足源源不断的需求,促使中国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起了新型经济关系。

第四个发展变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经济金融化和银行业的发展。从前的大宗商品交易商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它们购买的每一批金属或粮食,而现代交易商突然之间就可以使用借来的资金和银行提供担保(动辄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进行更大数额的交易,并筹集更多资金。

经过这4个发展变化,主导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少数公司和个人的 财富急剧增长,权力也越来越大。大宗商品交易商的目的是薄利多销,它们的交易量确实巨大:2019年,五大大宗商品(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粮食)、铁矿石、煤炭)交易商的交易额达到865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出口总额。该行业的利润同样令人震惊。马克·里奇公司(嘉能可)在1979年的石油危机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应该可以列入美国十大营利性公司之一。2007年,嘉能可公司创造了61.14亿美元净利润的史上最高业绩神话。在2010年之前的10年,大宗商品交易一片繁荣,三家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维多、嘉吉)的利润总和超过了苹果公司和可口可乐等全球知名商业巨头的利润总和。

3// 他们如何“行走在刀刃上”

本书一开始就展示了维多公司CEO伊恩·泰勒(Ian Taylor)在2011年深入利比亚“虎穴”,为利比亚反政府军提供石油燃料,帮助反政府军打败卡扎菲的故事。

“这次商务旅行非同寻常,对伊恩·泰勒而言更是如此。泰勒从事石油贸易40年,曾经去过众多热点地区,既有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也有伊朗首都德黑兰。然而,这次旅行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因为目的地是利比亚的班加西,利比亚内战战事正酣……”

马克·里奇、伊恩·泰勒等顽主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故事也很“惊险”“有趣”。“……从那时起,里奇成为菲利普兄弟公司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被派往世界各地寻找商机或者解决问题。他在玻利维亚待了6个月,在古巴革命后飞往古巴与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新政府进行谈判,先后在南非、印 度和荷兰待过一段时间。1964年,30岁的里奇被任命为马德里的办事处经理,牢固地奠定了他成为公司下一代领导者的地位。”

“……伊恩·泰勒很快便发现了机会。几年前加入维多公司时,他的部分职责就是在原油交易方面挑战马克·里奇公司和菲布罗能源等公司,而古巴恰好有潜力成为大客户。当时,由于马克·里奇公司内部发生矛盾,泰勒经过努力,很快就让维多公司取而代之,成为古巴的主要大宗商品交易商。他成了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马拉松式晚宴的常客,在哈瓦那革命宫坐到深夜,聆听这位频繁抽雪茄的古巴领导人畅谈天下,从地缘政治一直讲到大宗商品市场的复杂性,偶尔还会向听众提个问题,检查他们有没有睡着。一个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之一,一个是最热心的资本家,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然而,他们的关系至关重要:在古巴经济形势绝望之际,交易商为卡斯特罗提供了一个解决经 济问题的方案。”

当然还有季姆琴科与普京大帝的故事。经过近10年的竞争与合作后,2000年季姆琴科及其合伙人与瑞典人特恩奎斯特及其合伙人共同创建了贡渥国际能源公司。在瑞典,“贡渥”是女孩的名字,在古挪威语中是“在战争中保持警惕”的意思。

“……季姆琴科及其合伙人第一次与普京打交道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普京负责圣彼得堡市的对外经济关系。到90年代结束时,普京已经做好成为总统的准备,而季姆琴科也已经是声名显赫的石油交易商,开始组建贡渥。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1998年,季姆琴科和其他人赞助了一个柔道俱乐部,并邀请从小就热爱柔道的普京担任俱乐部名誉主席。多年来,每当有人暗示他和普京是朋友时,季姆琴科都会感到愤怒。尽管如此,2014年普京总统还是很高兴地把季姆琴科称为“我的熟人——我的朋友” 。而季姆琴科则透露他的爱犬是普京的拉布拉多犬所生,2004年普京将幼犬送给他作为礼物。”——本书如是道。

当然,还有嘉能可与刚果(金)民主共和国“交易”的故事。书中写道:2011年,就在卡通巴(时任刚果的一个地方省省长,权力通天)努力为刚果总统卡比拉(老卡比拉总统的儿子)的连任竞选提供资金时,格特勒(一位神秘的以色列人,刚果政府的座上宾)也以股东身份加入了嘉能可。到3月份,他的一家公司从刚果国家矿业总公司手中购买了矿山20%的股份——仅仅1.2亿美元的价格,看上去低得令人难以置信。铜价高得离谱,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嘉能可聘请的一位矿业顾问对整座铜矿的估价接近31亿美元,这表明格特勒购买的20%股份的真实价值为6.2亿美元……嘉能可从格特勒手中收购了一些矿山的股权,为他提供了数亿美元的贷款,还向他支付了铜钴的使用费,而这些费用原本是支付给刚果政府的。反过来,格特勒成了嘉能可在刚果的商务合伙人、顾问和中间人。多年来,嘉能可在刚果首都金沙萨都没有代表,而是依靠格特勒及其团队来处理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4// 四大挑战或将导致他们和它们风光不在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宗商品交易还面临着几个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和挑战,书中强调。

首先是信息的透明化。几十年来,与市场上的其他公司相比,大宗商品交易公司享有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优势。遍布世界各地的庞大办事处网络为它们提供了关于经济活动、商品供求以及大量其他数据的最新情报。如果智利一个重要铜矿的工人罢工,或者尼日利亚的一个新油田开始生产,交易商们都会率先得到消息。在许多情况下,在长途电话必须提前很久预定的年代,它们就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电信网络。它们往往比大多数政府知道的更多。1975—1984年管理菲利普兄弟公司的戴维·滕德勒回忆说:“美国中央情报局过去常来拜访我们,和我们谈经济,谈我们的所见所闻……情报人员觉得我们掌握着有关国家的信息。” 信息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大宗商品交易商控制着信息。即使是一条最基本的信息,比如每种商品的确切价格,也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获得。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金属交易商可能出现在赞比亚、秘鲁或蒙古,以一周前的价格买入一批铜,倒手卖出便能获得利润。轻松挣钱并不仅仅限于发展中国家。在伦敦推出石油期货之前,埃克森石油公司的英国子公司通常根据前一天的报价出售北海原油。如果价格上涨,交易商可以从埃克森石油公司买进,几乎肯定能获利。20世纪80年代,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因为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新闻和数据几乎都是实时发布和传播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促成这一 技术发展的是菲利普兄弟公司与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合并,这是大宗商品交易行业最大的交易之一。两家公司合并后解雇了一些员工。其中包括所罗门公司的高管迈克尔·布隆伯格,他带走了1 000万美元,然后利用这笔资金成立了一家数据公司,这家公司后来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交易大厅里,削弱了大宗商品交易商的信息优势。

交易商盈利能力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逆转。在过去的四分之三个世纪中,这是令交易商获益最多的趋势之一。从世界上第一个现代自由贸易条约——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趋势一直是开放边界、无摩擦贸易和全球化。对贸易公司而言,这会促进全球贸易增长,使市场更容易打通:在真正全球化的市场中,交易商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智利的铜卖给中国或德国,把铜销往出价最高的地方。对交易商而言,最后一次自由化浪潮发生在2015年,当时美国结束了对美国原油的实际出口禁令,为全球石油市场开启了新的贸易流量。

然而,从此以后,时代潮流开始逆转,表现为反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特朗普在2016年凭借明确反自由贸易的施政纲领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兑现了诺言,撕毁了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 导致对从钢铁到大豆的所有商品都征收了新的关税。关税导致了贸易流量的重新定向:例如,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额以前每年高达120亿美元,后来有几年被巴西取代。一些交易商被这些举措搞得手忙脚乱,其他人则因此赚了钱。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贸易战对全球贸易总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正如交易商们从数十年的国际贸易扩张中获利一样,随着这一趋势的逆转,它们也可能遭受损失。

气候变化是交易商面临的第三个挑战,这个问题触及了它们业务的核心。大宗商品交易行业的大部分利润来自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交易。如果是石油和煤炭巨头要为污染地球负责,那么交易商就是推手,因为是它们将矿业巨头的产品运到了全球市场。随着世界日益反对石油和煤炭消费,交易商的生意将受到影响。在嘉能可,煤炭是最赚钱的商品之一。嘉能可不仅是最大的煤炭交易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开采商之一。维多、摩科瑞、贡渥和托克的大部分利润也都来自石油交易。许多经济学家——还有一些交易商——已经相信,石油需求最晚可能在2030年左右达到顶峰。伊恩·泰勒说:“我们的业务可能会在未来10 年消亡,因为石油需求可能会在2028—2029年开始达到峰值。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将会增加,最终电动汽车将会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最后,交易商成了自己的成功模式的受害者。以嘉能可首次公开募股为代表,大宗商品交易行业试图走出阴影,结果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它们的巨额利润。对交易商交易活动的某些细节感到失望的不仅仅是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和执法官员。同时,交易商的客户——那些自然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开始认识到交易商赚取利润的真相。在某些情况下,交易商是以牺牲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作为回应,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大宗商品交易方面变得越来越谨慎。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已开始建立自己的内部交易业务——即使不是为了与维多等公司通过一桶桶石油展开竞争,也至少是为了以尽可能盈利的方式出售石油。有些石油生产商已经在开拓交易业务,比如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 司和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这两家国有公司在中东拥有巨大的石油资源;还有俄罗斯石油公司和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它们在2015年买下了菲利普兄弟公司剩余的石油交易业务。

在书的最后一章,两位作者点出了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又一大挑战——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同时,两位作者特别提到来自中国的大宗商品交易商正在全球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去20年, 大宗商品交易行业的利润一直受到中国对原材料需求的推动。但是,就像在其他资源行业一样,中国也意识到了交易行业的巨大利润。因此,作为大宗商品交易的重要市场,中国也在逐步打造自己的大宗商品交易能力。最明显的例子是在农业方面:自2014年以来,中国国有农业贸易 机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斥资40亿美元建立了一个国际粮食贸易部门。在金属方面,中国企业近年来收购了几家中型贸易公司,包括路易达孚的金属业务。在石油方面,中国的进口需求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UNIPEC)、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CNPC)和珠海振戎公司等贸易公司经手的。”

书的最后,作者特别指出,本书讲述的许多人都不会继续活跃在交易舞台上。马克·里奇、克洛德·多芬和伊恩·泰勒分别于2013年、2015年和2020年去世。约翰·多伊斯在百慕大基地隐退,安迪·霍尔酷爱艺术收藏,就连最冷酷无情、干劲十足的交易员伊凡·格拉森伯格也准备退休。

在大宗商品交易行业,几乎所有人都感觉到了风向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是时代与时间的变化。

总之,《交易的世界》这本书有趣有料有其专业性,是两位作者十多年跟踪报道全球大宗商品交易这个领域和查阅数千份档案资料并采访数百人而成的心血结晶,值得一读。

(转载或引用,请务必先联系“清泉能源”。)

 

话题:



0

推荐

陆如泉

陆如泉

149篇文章 22天前更新

清泉,国际能源战略学者,教授级高级经济师,目前供职于某大型央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cCombs商学院交换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曾分别在在中国石油伊拉克项目和苏丹项目工作数年,熟悉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业务。2006年至今主要从事战略管理、政策研究、“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