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1月4日,在国内新冠疫情呈“多点散发”的艰难敏感时刻,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小心谨慎”地在上海召开了。

与以往三界相似,中国石油——这家中国最大的跨国公司(按海外资产、海外收入、国际员工人数三项指标综合排名测算),顶着巨大的防疫压力,在进博会召开之际,于11月5日如期与数十位的合作伙伴代表和战略供应商、承包商、服务商代表相聚一堂,及时召开了一场兼具“全球广度、中国深度”的行业盛会——第四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高端论坛。

本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的主题为“‘双碳’目标驱动下的能源转型与国际合作”,160位重量级代表与会,其中外方代表近70位。来的都是知名的跨国公司和行业顶尖企业:bp、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y)、埃克森美孚、麦肯锡、雪佛龙、艾奎诺(挪威国油)、斯伦贝谢、哈里伯顿、沙特阿美、Petronas(马石油)、贝克休斯、切尼尔能源(美国最大的LNG生产出口商)、西门子能源、霍尼韦尔、梅赛尼斯、梨树艾克莎化工等等。You name it.

我们知道,相互叠加的百年变局和新冠疫情已经持续至2021年,而且肯定会继续持续下去,何时能结束,现在还不知道。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受“碳中和”目标趋势影响,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势不可挡,但也遭遇到今年下半年以来的“能源短缺”问题干扰。这些问题告诉我们,无论是能源转型还是能源短缺,都已经不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因而,国际合作在当前急难险重形势下变得更加不可或缺。而本届论坛主题——“‘双碳’目标驱动下的能源转型与国际合作”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届论坛的分议题也很吸睛:

——双碳目标下国际油气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油气行业清洁低碳发展路径

——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能源转型中的国际合作

——储能的贡献和发展路径

与上年一样,清泉有幸参与并组织了该场论坛。中国石油总经理侯启军先生在论坛上做了题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深化开放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的主旨演讲。提出要围绕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推进“五大国际合作”:

——第一,深化与国际同行在绿色低碳项目上的合作。

——第二,加强与“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在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方面的合作。

——第三,开展与国内顶尖新能源企业的全方位合作。

——第四,深化与战略供应商在绿色低碳服务领域的全方面合作。

——第五,加强联合研究及国际交流的务实合作。

有关该论坛的报道,这两天的央媒、财经类媒体和能源行业类媒体已经有了多次“轰炸”,有兴趣的可以打开相关链接。比如“中国石油与全球33家伙伴签署采购协议近155亿美元”“共建绿色低碳能源新体系,中国石油总经理侯启军提出国际合作五点主张”,等等,清泉对此不再赘述。

除了上述“主菜”,参加此次论坛的外方嘉宾的主旨演讲和在“高端对话”环节碰撞出了的一些思想的火花,可能更有味有趣有料。这里给大家梳理几个精彩的。 

 

1、bp公司CEO陆博纳(Bernard Looney):能够和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支持中国和世界的低碳转型是BP的荣幸

清泉个人认为,在与中国石油开展良好合作的跨国石油公司首推bp和道达尔。如果非要推出一个最佳合作伙伴,那么可能就是bp公司(道达尔不要生气哈!)。不用说久远的中国石油2000年成功上市时,bp是两大海外“战略投资者”之一(另一家是壳牌公司);就在近几年,中国石油和bp已在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地区和中国国内的大中型能源项目上开展了有效合作。

现任CEO陆博纳上台伊始,便围绕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开始对bp进行大刀阔斧的战略调整和改革。2020年中,bp对外宣布了相对“激进”的“净零战略”,承诺到2030年前要将公司的油气产量在2019年的基础上降低40%,并在2050年完全实现碳中和,成为首家启动“激进”能源转型的欧洲石油公司。

那么作为一家致力于打造“green energy company”(绿色能源公司)的老板,陆博纳在应邀线上出席本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陆博纳的开场白是这样的:“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供应之一,BP从1973年便见证了中国的伟大进程,我们知道中国的未来潜力无限,我们很自豪能够与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中国合作伙伴一道,以更加符合当地人民所需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能源要求,我们和中国建立了牢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的密切合作既在中国市场,也在国际市场。既有传统核心业务,也包括新业务领域。”这话很大气,也很“讲政治”,体现了bp的胸怀与随和。

陆博纳演讲的核心体现在他对能源转型下国际合作的三个观点(或判断)。第一,首先,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追求可靠、负担的起而且清洁能源(reliable, 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所到之处皆听到相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来自于西方国家,同样的声音也来自于东方国家,比如能源增长的中国。

第二,低碳能源领域的开放势头将比以往更加猛烈。此时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正在召开,期待大会圆满成功,各个参与方谈判卓有成效。中国已做出承诺,将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种发展动力不应该只呈现在政府层面,在全球范围内超过3000家企业、700个城市和30个地区已承诺在本世纪中期实现清零排放。“很多人认为新冠疫情会减缓能源转型的势头,但事实上疫情使能源转型加速并变得更加重要了。”陆博纳如此强调。

第三,绿色低碳能源系统的构建需要数万亿美元的投资,对有能力提供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公司来说,这创造了巨大的商机。这些机会尤其垂青那些希望向多元化和低碳化发展的公司,那些目前处于高碳强度但有雄心制定明确计划的公司,中国石油和BP都是其中一员。

视频演讲中,陆老板最精彩的一句话当数“we needto perform, while we transform.”而这也成了bp公司内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业绩增长与持续转型需要齐头并进。

最后,陆博纳表示,他代表BP的每一位员工,感谢像中国石油这样合作伙伴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合作,“我们将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与大家继续精诚合作、互利共赢,助力中国实现未来发展蓝图,共同满足中国消费者的能源需求”。

 

2、麦肯锡石油化工领域全球资深合伙人洪晟:推动能源转型有四大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被大家忽略了

洪晟博士是第二次应邀参加本届论坛。麦肯锡是全球顶尖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而洪晟作为麦肯锡负责大中华区能源与化工业务的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其主旨演讲自然各位引人注目。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他在第三届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上说,“我有七点建议”。那么,今年他会带来麦肯锡公司的什么观点呢?

昨天的演讲中,洪博士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油气能源企业需要对公司战略与组织架构进行重大调整,以满足通过科技创新提前布局能源转型、积极推进落地的需要。洪博士展示了一个四层次的调整架构:“前景与愿景设定(我们如何看待能源的未来?)——战略响应(如何重组核心资产和多元化?应建立哪些突破性业务来创造价值?)——运营响应(脱碳行动,我们如何对业务进行脱碳?我们应该如何甄别和应对气候问题对公司业务造成的影响?)——业务和运营模式”。可以看出,这是麦肯锡的一贯思维和咨询模式,干之前先要想清楚,大处着眼。

第二,“建立一个新的业务模式肯定是不容易的,对于传统的油气企业来说,要有两方面的考量。”洪博士强调。一方面,要有目标性,而且要明确发展战略。企业应该具备能够优化自身现有业务以增强优势的能力。另一方面,进行颠覆性的改变。而风险资本回报的产品组合、战略组合是企业必须要思考的一大内容。其中的关键词有三,一是“目标性”;二是“合作”,甚至跟一些和你完全不同的公司进行合作;三是“生态系统”,打造低碳能源的“生态圈”。

第三,在谈到打造低碳能源生态系统时,政策、技术、投资和消费者意识四大因素必须同向而行。“在谈到能源转型时,我们往往重视政策(政府政策对推动转型的作用)、技术(科技创新)、投资(资本与市场)这三个因素,但有时候却往往忽略了‘消费者的意识’因素,我们都是传统的公司和企业,我们要思考一下当下社会的特点,要激励、鼓励新一代的消费者。让我们来共同努力,朝着碳中和这个目标迈进。”洪晟如此强调。

那么何为“消费者意识”?比如拥抱循环经济、崇尚购买低碳商品、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行远程办公、实现无纸化办公等等。

 

3、道达尔能源中国区总裁赵伟良(William Zhao):“未来能源供给并不能满足现在的能源现状” 

赵伟良先生也是第二次参加本届论坛。赵先生每次都有精彩的语句和深刻的思想,今年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作为法籍华人,去年他在发言时讲的是中文,而今天是英文。他的法语应该很好,但没想到,他的英文也如此之流利。

赵先生说,当下,包括中石油、道达尔在内的能源企业,有两大任务,一是提供充足的能源产品,即要承担起“能源安全”的责任,二是推进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但不同的是,这两个任务的特点并不相同,能源安全是一种感觉,是即时性的,是“yes or no”, 一按开关,要么有电、要么没电;一打煤气灶,要么有火、要么没火,感觉很明显。但能源转型不一样,是一种“过程”,而且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人们对此并没有太多感觉,甚至在一个时期内会感受不到。”这段富有哲理的话,让所有参会者都感受到了赵先生思想的深度。赵先生实际上是想说,这两大任务都很重要,但人们重视当下能源安全的程度要远远高于能源转型,因为能源安全与否是切身感受、切肤之痛,而能源转型是着眼未来,为了下一代,这一代很难感受到。

接着,赵主席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记得十多年前,他的一位导师跟他讲了一句话,他当时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现在,他明白了。他导师说:“energy demand of today can not be met by energy supply from tomorrow”(未来能源供给并不能满足现在的能源现状)。意思是说,能源项目的建设是有3-5年的周期,甚至更长时间的。即便现在做出了FID(最终投资决定),那么等到项目建成和产品供应市场之时,也已经是五年以后的事情了。而能源需求的现状是瞬息万变的,是动态调整的,五年以后的能源供应可能并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能源需求。这就给了当下化石能源企业一个忠告,现在投资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上马建设的油气能源项目,等项目投产时,市场和客户可能不需要你这种能源产品了。这就是能源转型的无奈。

其实,上述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解读:energydemand of tomorrow can not be met by energy supply from today(未来的能源需求并不能通过现在的能源供给来解决)。将来的能源需求和将来的能源供应体系是匹配的,不能错位。将来的成就不能现在用,将来的技术方案也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反之亦然。
 

4、宁德时代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裁谭立斌:电池储能和石油公司所说的储能不是一回事

邀请国内顶尖的新能源企业参会,是本届国际合作论坛的一大变化。我们知道,像宁德时代、蔚来、隆基、协鑫能源这样的新能源企业,在能源加速转型的当下,其表现十分抢眼,大有压过传统能源企业的势头。比如宁德时代这家储能设备(电池等)研发和制造企业,其市值当前已达到1.5万元人民币,远远高过所有的传统能源央企。而宁德时代的年营收不过600亿元人民币,不到传统能源央企年平均营收的十分之一。

此次论坛上,宁德时代的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裁谭立斌先生带来了不一样的观点。

他强调,能源生产和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电力行业碳排放在能源行业中的占比超过40%。那么实现"双碳"目标,能源体系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主战场,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关键。

“无论是集中式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大范围优化配置,还是分布式新能源便捷接入和就近消纳,都需要有效发挥电网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作用,来支撑和服务能源供给清洁化进程。为了满足这些变化,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电网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发展储能,尤为重要。通过新能源+储能的智慧融合,建设大规模电网友好型的新能源电站,适应电网调度运行的需要,对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储能也是增强应急电力储备能力、提升用电安全性和灵活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谭先生表示。 

同时,基于双碳目标下的储能发展路径,谭先生分享了几个建议:一是推动构建新型储能电力系统,分层分区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二是完善电力能源调峰体系的建设。三是可以把储能纳入到应急体系。四是鼓励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
 

5、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中石油如果每年多产1000亿方天然气,将是对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最大的贡献

将政府决策参谋机构的高端人士邀请来参加本届论坛,也是一个新的变化。李俊峰先生应该是目前我国研究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最知名的政府政策决策参谋者。李俊峰先生曾摘得2017年的“扎耶德未来能源奖”个人终身成就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扎耶德未来能源奖2008年由阿联酋政府设立的,每年评选一次,表彰在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此次论坛上,李俊峰先生对中国石油“2025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50年力争实现‘近零’排放目标”(分别比国家提出的目标早了5年和10年)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理解。

他认为,于中石油而言,最重要的可能不是自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石油实现碳中和,需要减碳1.5亿吨以上,占全国碳排放的1.5%左右),而是多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比如天然气。“如果中石油每年多产1000亿方天然气用来发电(也就是5000亿度电左右),那么由此带来的年减碳量将至少达到2.8亿吨左右(相较于用原煤发电。产生同样热值的话,天然气的碳排放只有煤炭的一半),这将是了不起的成绩。”李俊峰如此说道。

李俊峰主任的视角无疑是独特而有意义的。但李主任可能对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并不是十分了解。要知道,目前全国年产气量满打满算2000亿方左右,而中石油约占其中的70%,差不多1400亿方。净增加1000亿方,意味着我国天然气产量增加50%,也意味着中石油的年产气量增加71.4%。而这在2030年前,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我国能在未来数年通过加大勘探开发能新增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至少5万亿立方米以上。 

 

以上是清泉以个人视角总结的本届东家国际合作论坛的精彩部分。可能只是管中窥豹。

对了,一个值得一提的花絮是,本来该论坛一直是按照“中文为主、英文为辅,中英文同传”筹划的,没想到临召开前一天晚上,主管领导作出重大调整:英文为主、中文为辅。即能讲英文的全部用英文。结果,除了两三位嘉宾使用中文,整个论坛三个环节的主持人(全部是中国石油人)全部使用英文,其余发言嘉宾也都用英文。国际合作论坛总算真正“国际”了一把。虽然有很多人担心论坛的效果会打折扣,“在中国就应该讲中文,因为大部分参会人员听不懂英文”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我们还是顶住了压力,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是啊,既然是国际综合性能源公司,就得有真正国际化的样子。

为东家点赞。

(本文除了援引嘉宾的分析,其余解读和观点均属清泉个人。原创不易,转载或引用请先联系“清泉能源”。)

 

话题:



0

推荐

陆如泉

陆如泉

149篇文章 9天前更新

清泉,国际能源战略学者,教授级高级经济师,目前供职于某大型央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cCombs商学院交换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曾分别在在中国石油伊拉克项目和苏丹项目工作数年,熟悉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业务。2006年至今主要从事战略管理、政策研究、“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