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时下,“碳中和”的话题已经热到了什么程度?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每天至少有500场关于能源转型、碳达峰、碳中和(本文统称“碳中和”)的工作会、研讨会、推介会、务虚会等,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协会、不同的智库召开。而且,全国几乎所有的一二三线城市都在规划和布局碳中和产业,甚至一些“十八线”的城镇也拿出了气势恢宏的产业计划。

这源于“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30/60”的双碳目标是我国领导人在去年9月份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和12月份气候雄心大会上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即:我国在2030年前要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前要实现碳中和,并力争提前实现。自那以后,“碳中和”的热浪已经铺天盖地、势不可挡。

“台风来了,猪都能飞!”面对碳中和这样一个据称是数十万亿美元级的产业(远景科技CEO张雷先生在参加CCTV“对话”时的预测),谁能不动心?谁敢不动心?

作为能源界人士,要是你对“碳中和”说不出一二三四,那么你真的是“out”了。 

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人,对“碳中和”的了解,依然停留在“30/60”的层次,对实现碳中和的技术创新、实现途径、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情景规划等基本是雾里看花,要么“盲人摸象”,要么言过其实。

产业发展,研究先行。没有调查和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如何尽快摸到“碳中和”研究的门道?前一阵子,清泉请教了一位长期专职研究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的专家——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高慧博士。她给出了一些意见建议。清泉将她的观点稍作整理,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给像清泉这样的“菜鸟”们尽快上手、踏上碳中和研究的路子,提供些许帮助指导。

第一,先要解决思想和观念的问题,必须认识到“温室气体效应”是有科学依据的,节能减排和低碳转型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做的问题。相信很多人和清泉一样有着这样的疑惑:全球CO2、甲烷等排放量的上升是否和气候变暖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为差不多10年前,有很多权威的杂志和书籍(比如《石油即政治》)中依然宣称,“迄今为止,仍然找不到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确切证据”。相信时下很多人依然是这样认为的,他们有力的反驳论据就是,“没感觉气候变暖啊,你看看刚刚过去的冬天,是史上最寒冷的冬天之一,谁说气候变暖了?谁说跟CO2排放有关系?”就在前两天,清泉的一位好友、某知名教授还这样坚持。

但是,在全球科学界,现在已经取得一致共识:地球正在暖化,这种暖化源于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活动,即源于向大气中排放大量CO2等气体,这会产生糟糕的影响,毫无疑问这种影响还会进一步恶化。如今,三个数据我们必须铭记:510亿吨、370亿吨、100亿吨。“570亿吨”是2019年全人类向地球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量,370亿吨是当年的CO2的排放量,而100亿吨是其中的碳的总量。CO2就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到某个时间点,这种影响(温室气体效应)会演变成灾难。这个时点是30年之后,还是50年之后,我们并不清楚。但考虑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即使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在50年之后,我们也需要现在就行动起来……如果我们不着力减少排放,那么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会上升1.5~3摄氏度,到本世纪末将上升4~8摄氏度。”“要知道,对于某些生物而言,即便气温上升1度,其生命力和生存范围将下降一半,而不是1%”。比尔﹒盖茨先生在其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如是说。

所以,节能减排、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这个大的方向已经不能有任何怀疑。而且对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研究,在我国开展得较迟。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布局大概是2000年左右就开始兴起。虽然《可再生能源法》在我国2006年就开始颁布实施,但那时候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问题还是成本太高、路线不清晰,非化石能源产业发展缓慢。但到现在这些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要知道,这20年间能源领域的变化真的很大。作为研究人员,如果现在对温室效应、能源转型、碳达峰、碳中和还存有疑虑的话,那我们的研究可能就浮于表面,深入不下去。

第二,“菜鸟们”如何入门?有几分经典的书籍和报告是必须要细细研读的,“碳中和”是新事物,但研究它还得站在前人和巨人的肩膀上,还得下死功夫。

首先,可以读读这几本书: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壳牌石油公司合作的著作《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能源革命》。本书从中国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各国促进能源转型的经验,顺应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新趋势,结合国内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新变化,以及能源技术蓬勃发展的情况,对进一步推动中国能源革命进行深入研究,从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系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角度对当下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能源革命进行详细说明和预测,力求为我国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2. 朱彤、王蕾的著作《国家能源转型:德、美实践与中国选择》(朱彤是社科院工业经济所的知名学者,经常在石油央企中长期科技规划编制中担任咨询专家)。本书通过对漫长经济增长史及其特征的回顾,探讨经济增长进程中能源转型与经济转型的关系,通过对人类社会能源转型历史阶段的分析,提炼能源转型的基本逻辑;通过对能源转型的国别比较,概括能源转型的差异化特征。作者努力为研究能源转型提供一种“系统思维”和“全局观”。本书为全面理解“能源转型”实践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和分析框架。

 3. 戴彦德、康艳兵、熊小平的著作《2050年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情景暨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路线图 》(戴彦德是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能源转型领域权威学者)。本书基于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景设定和详细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到2050年的低碳发展路线图,并针对工业、建筑、交通和能源等重点领域,分别提出了低碳发展目标和路径。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著作《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这本书出版于2009年,虽然写得比较早,以2005年为基准年,但是讲到了能源转型的方方面面,也汇集了国内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和课题组,值得研究人员时不时拿出来翻翻看。 

再者,有几份经典的报告,“菜鸟”们也是需要找来读读的。

一是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出版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据说,清华大学研究气候变化的这个课题组在国内非常权威,长期担任国家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咨询专家角色,其主要研究结论能影响国家政策。我们领导人提出的“30/60”目标、国家能源局的碳中和行动方案都重点参考了这个团队的研究成果。

二是《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这是2020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这个报告可以作为我国能源领域发展现状的权威说法对待。

三是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四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报告:《INTERNATIONAL  OIL COMPANIESAND THE ENERGY TRANSITION》。

五是欧洲能源转型报告《Roadmap 2060》,这份报告虽然是2010年发布的,但现在的情况和报告中的分析也差不太多。足可以看出欧盟很早就决心做能源转型这件事了,并且态度坚决、行动有力。

除了上述著作和报告,一些著名的能源咨询机构(如:埃信华迈,IHSMarkit)和全球公认的战略咨询机构(如:麦肯锡McKinsey)的报告,也是可以拿来读读的。 

第三,最好的办法还是参与或者负责几个涉及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研究的项目,以实际的项目驱动对这一领域的深入了解。参与研究项目和课题的人都知道,要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除了上述研读一些高质量的书籍或报告外,这几个环节或步骤是必须有的:

一是必须邀请所研究领域的公认的专家或大伽参与研讨。这是收获有关碳中和领域最前沿的信息、最深入的洞见的有效方法。几场研讨下来,自己俨然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半个专家了。

二是必须对从事碳中和业务的企业界人士,特别是企业的高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研究项目、特别是高端研究项目是最好的载体和敲门砖,可以籍此邀请到真正的专家和业界人士进行访谈。先要准备好问题,不要怕丢脸,多向高手学习。

三是必须和一流的国际同行进行对标。通常要选择3~5个在碳中和领域的先锋公司进行对标,对标它们的战略制定和实施情况、项目投资和经营情况、组织模式、技术创新和管理,以及供应链体系。如果能视频访谈到企业的高管,则再好不过。通过对标了解国际同行的最佳实践,和其背后的规律性认识。

四是必须善于总结,搭建报告的提纲并撰写出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报告。素材再多、观点再妙,如果不能有效地总结梳理形成系统深入和文字到位的报告,则不能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敛”,其结果充其量就是数据和信息的搬运工,而不能总结凝练成为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什么才是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要么获得本领域高层领导的认可和批示,要么达到在本领域的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的程度。

总之,未来的数十年,至少到本世纪末,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必须和碳中和挂上钩。对于能源界人士,将必须在碳中和的愿景、目标、规划计划、行动方案和供应链体系下过活。对于研究人员,则将担负起先行者、思想者、决策参谋者的角色,你们的作用是巨大的,你们必须全力以赴。

碳中和是一项伟大的和现实的变革,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原创不易,转载或引用请务必联系清泉能源。)

 

话题:



0

推荐

陆如泉

陆如泉

149篇文章 9天前更新

清泉,国际能源战略学者,教授级高级经济师,目前供职于某大型央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cCombs商学院交换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曾分别在在中国石油伊拉克项目和苏丹项目工作数年,熟悉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业务。2006年至今主要从事战略管理、政策研究、“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文章